最近化妝品市場規範有不少改變
像是在化妝品中禁止添加雌性素及抗組織胺
像是把嬰幼兒濕紙巾列入化妝品管理需要全成分標示
像是把牙膏及相關口腔產品列入化妝品管理需要全成分標示
像是預計將化妝品中使用的非可溶性塑膠柔珠訂定規範
像是在嘉南藥理大學成立防曬SPF、PA人體測試中心…等
這些問題都是在我部落格中先前曾經關注過的話題
如今陸續獲得改善慢慢步上正軌…
心中除了感恩之外也希望之後還能夠帶來更多的改變
像是化妝品成分標示需依照濃度高低來排列、
化粧品植萃原料額外添加之成份完整標示、
高酸性換膚液內含成分種類與規範明確化、
日常生活清潔用品與驅蚊產品的全成分標示、
新的防蚊成份及產品引進之規範與使用、
化妝品效能檢測與人體測試內容法制化、
化妝品不良反應消費者診療與檢測中心、
美容器材與醫療器材定位與規範明確化、
以及重新審視化妝品成分風險度讓民眾與廠商有所依據…等
雖然這些問題想要改變也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做到
但因為這些都是攸關消費者權益與健康的問題
只要相關單位有心想做其實都是可以成真的…
像是長期以來防曬產品是民眾日常保養中很重要的一環
直到2014年寫了以下這篇文章才發現
原來台灣的防曬產品標準跟國際是脫節的
http://skindocchiu.pixnet.net/blog/post/167233878
在當時後台灣並沒有專門執行防曬係數人體測試的單位
不但官方沒有、學校醫院沒有、連民間檢測單位也沒有
所以國產品牌上寫的SPF或PA
其實是"模擬"的數值並非"實測"的數值
於是之後經過體外測試檢測後就發現有蠻大的程度落差
http://skindocchiu.pixnet.net/blog/post/194911642
其中有不少台灣本土品牌經測試後都不如人意
文章出來後有些品牌冷潮熱諷説測試不公只想找麻煩
但也有品牌看到了自己的弱點與問題積極想要扭轉...
衛服部開始重視這問題的嚴重性
於是積極協調嘉南藥理大學成立防曬SPF、PA人體測試中心
今年也開始有國產防曬品經過人體測試確認防曬係數
這雖然看起來改變只是一小步
但卻是化妝品產業邁向國際的一大步
如果這問題沒有人重視繼續沿用舊規得過且過
消費者從來就不知道自己使用的防曬品標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廠商也不是很在意自己產品上寫的防曬係數是真的還是假的
這樣下去台灣化妝品的競爭力就會離國際越來越遠
台灣不是無法生產高標準的化妝品
重點是很多廠商只求及格就好
預算放在廣告行銷比放在研發品管還來得多
看起來化妝品市場很熱鬧很喧囂但要找到
有理念、有堅持、高品質、高標準的產品卻少之又少
一個人想要改變世界雖然很難但不是不可能
「心之所向、力之所及、身之所往、願之所在。」
希望大家都可以心想事成,也希望這世界可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