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起大家想要有良醫嗎?我想這答案大家一定都會說「要」
但從現在很多發生的情形看來好像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民眾臉上有痘痘 |
|
理想情形 |
現在情形 |
詳細問診從內外在因素了解可能原因 再藉由衛教說明痘痘處理方式及優劣 |
先自費抽血驗過敏原再做各種換膚療程或光療之後再推銷自家保養品 |
對醫生而言 |
對醫生而言 |
一個時段看不到多少病人 自己很累健保局給付也少 |
不太需要傷腦筋就可以看很多病人 只要做好媒體宣傳就會有人陸續上門 |
對民眾而言 |
對民眾而言 |
是正確省錢的方法 |
風險大要花大錢、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 |
民眾臉上有斑點 |
|
理想情形 |
現在情形 |
先確定是什麼斑點再給予適當的建議 |
先推銷各種醫美療程及自家保養品 |
對醫生而言 |
對醫生而言 |
很正確的做法但賺不到錢 |
並非實際所需的處理但可以賺大錢 |
對民眾而言 |
對民眾而言 |
是正確省錢的方法 |
風險大要花大錢、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 |
民眾有敏感性膚質 |
|
理想情形 |
現在情形 |
先讓皮膚好好休息並經詳細問診 了解內外在因素給予建議及適當治療 |
先做一堆未經實證的檢測再推銷各種醫美療程及自家保養品 |
對醫生而言 |
對醫生而言 |
很正確的做法但賺不到錢 |
看起來很酷很神奇還可以賺大錢 |
對民眾而言 |
對民眾而言 |
正確省錢的方法 |
風險大要花大錢、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 |
民眾想要減肥 |
|
理想情形 |
現在情形 |
建議民眾控制飲食以及多運動 |
先給一堆不明的減肥藥品、再推銷各種未經實證的瘦身療程及課程 |
對醫生而言 |
對醫生而言 |
很有良心的建議但賺不到錢 且無法成為名醫 |
不太道德的建議但可以賺大錢 多上媒體就可以成為達人 |
對民眾而言 |
對民眾而言 |
是正確省錢的方法 |
風險大要花大錢、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 |
民眾想要抗老 |
|
理想情形 |
現在情形 |
由內而外先建立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適度的運動、正向的情緒與做好防曬 |
先做一堆未經證實的檢測方法再推銷各種食品、醫美療程及處理 |
對醫生而言 |
對醫生而言 |
很正確的做法但賺不到錢 且無法成為名醫 |
聽起來很炫很高端還可以賺大錢 多上媒體就可以成為專家 |
對民眾而言 |
對民眾而言 |
正確省錢的方法 |
風險大要花大錢、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 |
當商業滲入媒體報導及醫療處理後
消費者不經意的所做所為常會讓良醫越來越稀少
現在醫療處理常常只以利潤為考量
現在媒體報導常常只是置入型廣告
消費者看到聽到的也大多都是經過糖衣包裝的訊息
最後所做的選擇看起來是明智的卻常是剛好相反
於是有不少名醫、專家或達人實際上只是披著白袍的商人
這些人有名有利卻還是想要更多的名利
然而真正的良醫卻沒沒無聞也很難賺大錢
即使提供給民眾正確的建議與合適的處理
民眾還不一定能聽得進去也不一定會領情
非理性盲從以及執念偏見還是會讓民眾常選擇
風險大、花大錢還不一定能有持久效果的一條不歸路
人性總是脆弱的;環境總是現實的
在扭曲的社會價值觀、失衡的醫病關係以及失序的媒體角色醞釀下
加上毫無自律的規範以及模糊不清的管理
加速侵蝕著醫療的基石與醫心的初衷
現在不止醫美是這樣,連中醫、牙醫與藥師、營養師也難以倖免
醫療社會責任的崩壞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借用麥克阿瑟的名言來形容可謂相當貼切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如果大家想要改變現狀還有一線希望但已經時間緊迫
如果大家還是繼續冷眼旁觀撒手不管最終苦果只能大家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