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只有名牌包、軟體或影音資料會有假貨或仿冒品
看起來化妝品這樣的狀況也不在少數
這是前幾年的例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91130/32126719
這是去年的例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2&t=2410107&p=1#31488296
這是今年的例子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72012091400188.html
可以看得出來化妝品假貨的問題並不少見
而且抓不勝抓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跌入陷阱
這些假貨不一定都是仿冒專櫃品牌
現在連開架品牌及洗髮精都可能有假貨
只要賣的好的品牌有利可圖就可能被仿冒
買到假貨來用不但浪費錢、浪費時間還可能造成皮膚的傷害
所以要如何避免自己買到假貨可能要有點警覺心
我自己歸納有幾個原則可以給大家參考:
1.小眾通路的要較注意:
像是格子商店、水貨店、家庭式美容沙龍或跑單幫的,
通常都無法明辨販賣的商品是否不是假貨。
2.網拍、網購或團購的要注意:
有時候網路評價不一定能保證販賣商品的真偽,
尤其是價格太便宜的水貨或平行輸入貨更要注意。
3.跟市價差太多的要注意:
一般產品價格會有一定的區間範圍,
如果跟市價正品差太多就要注意。
4.用起來質感差太多要注意:
建議第一次先買原廠貨或原代理商貨,
先了解熟悉產品的使用感及特性,
如果沒有買過至少也要先試用過。
之後在其他通路買的,如果跟原本的感覺差太多就要注意。
5.有任何疑慮儘快跟原廠求證:
一般仿冒品跟原廠正貨的外觀、包裝及印刷還是會有些微的差異,
但這部份不注意可能就會被蒙騙。如果有疑問的話,
最好要儘快跟原廠求證並與正品比對確認。
6.贈品或小樣品要注意:
這些產品通常容量較小而且包裝及標示會比較不完整,
甚至可能是自行分裝所得,內容物的真偽及品質很難確定。
7.賣家口頭保證只能當參考:
為了取信消費者,賣家常會有「絕對正品」、
「假一賠三」或「無償退換」的口頭保證,
但之後一但發生問題,常常消費者也只能啞巴吃黃蓮。
8.至少要對想買的產品有基本認識:
不想要買到假貨一定要先對真貨有基本認識,
建議先熟悉了解正品的相關規格、標示、說明及外觀,
不然即使你買到的是假貨也不會知道自己已經受騙。
現在這時代到處都有可能遇到假、詐、偽、騙
自己還是要有所警覺具有基本的辨察力才行
雖然說這樣做實在有點消極但目前好像也只能這樣
實在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憶古錄》:「世風日下,道德淪亡;邪說紛紛,人欲橫流。」
**明.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
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
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1) 論黃數黑:惡意攻訐,誹謗批評。
(2) 惡紫奪朱:比喻異端代替正統,邪惡超越正義。
(3) 爭:如何,同「怎」。
(4) 馬牛襟裾:比喻不識禮儀,人行事像禽獸一般。襟、裾:泛指人的衣服。
譯文: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邪惡戰勝正義?
現在的人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